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唐邢窯“翰林”款白釉碗

筆者收藏有一只唐代邢窯“翰林”款白釉碗,直徑13.8釐米,高4釐米,底徑6釐米,胎釉白潔,堅致細膩,玉璧底,中間凹處滿釉,陰刻“翰林”二字。碗斜腹約40度角,唇口圓滑,無化妝土,施釉至足牆,光素無紋,手感瑩潤,瓷化程度較高,叩之作金石聲。碗沿足跟積釉閃青,氣泡疏朗清晰,碗型規整,古樸大方。

        邢窯是唐代著名瓷窯之一,以首創燒制高質量的白瓷而名揚全國,獨步天下,在中國制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。邢窯歷史悠久,創燒於北朝,經隋代發展,興盛於唐,至五代逐漸衰落。唐中期政治穩定,經濟繁榮,科技發達,文化藝術蓬勃發展,促進了邢窯白瓷的成功燒制。解放後,在河北省內丘縣、臨城縣相繼發現大批邢窯遺址,這些地方唐代均屬邢州,故名。有關文獻資料記載,唐邢窯為朝廷燒造白瓷,供皇家宴飲賞賜使用。開元二十三年,張九齡撰《唐六典》還記載了邢州瓷器入貢的情形:“內丘白瓷,皎潔如玉,天下通用之”,邢窯結束了自魏晉以來青瓷為主一統天下的局面,形成了我國陶瓷史上“南青北白”的格局。

        這只白釉碗器底刻有“翰林”款識,“翰林” 二字是在胎體未幹時,在濕底上用尖狀工具刻出,“翰”字為同字異體,即“翰”的右部由“合”與“羽”組合而成。“翰林”是翰林院刻在邢窯白瓷上的簡稱。翰林院從唐初起設立,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,但至唐玄宗後演變成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,院內任職人士稱翰林學士,權力大,地位顯赫。“翰林”款識的白瓷即為官署機構翰林院定燒的貢器。上世紀50年代初,西安洛陽唐墓出土了3件器底陰刻“翰林”款識的邢窯白瓷罐。1987年在河北內丘集上寨村磚窯工地也出土了5件瓷罐,其中1件為“翰林”款。此外,近年在拍賣會和鑒寶現場也曾出現過“翰林”款的白瓷罐。有的專家推測應有“翰林”款的邢窯碗,但只在內蒙赤峰出土過一件刻“盈”字款的白瓷碗。民間藏家手中可能有,但未展示。這只鮮見的“翰林”款藏品很有研究價值,為專家的推斷提供了一個實證。

        邢窯白瓷碗集實用性、藝術性、欣賞性三者於一身,體現了當時人們崇白尚白、以雅為勝的審美理念和理想追求,反映出唐代制瓷工藝的高超水準。
返回列表